close

 

達沃詩
約莫午後三點鐘,巴士駛進位於瑞士東南部的城鎮,是世界經濟高峰會舉辦地的達沃詩 Davos,夏季能做登山健行、高爾夫等各式運動,冬季更有數個滑雪區可供遊憩,為不可多得的渡假聖地。


達沃詩
觀光網站 www.davos.ch         

A0033.gif



一下了車,王大哥帶引大家前去搭乘幾輛緩緩而來的馬車,馬兒身上傳來響亮的銅鈴聲,從大老遠就吸引眾人注意。車廂有單層和雙層兩種,實木打造的傳統馬車沉重異常,也有要三匹馬拉車的。馬車遊街本是愜意的,只因現代馬路以硬實柏油鋪造,使得馬蹄與鈴聲的迴音大為增加,深深覺得為這寧靜的山城帶來巨大的噪響,多少覺得扭捏。

 

A0034.jpg

                                 等候中的馬車
 

A0035.jpg

                                  達沃詩馬車遊街
 

走過城中大街,馬車隊最後於湖邊停下。一陣涼風從湖面襲來,說不盡的快意舒適!清瑩透澈的湖水自水面反映太陽的亮度,發散水晶般粼光,環望湖面如鏡,實難想像每到冬日滑雪旺季一片繁鬧的景象。
 

A0036.jpg

                                   湖邊停等馬車
 

A0037.jpg

                                 達沃詩湖光山色 ﹝summitpost.org﹞
 

是這裡空靈的山氣捎來的靈感嗎?德國諾貝爾文學家保羅 ‧ 托馬斯 ‧ 曼 Paul Thomas Mann 以達沃詩 Davos 為背景,完成一部長篇小說《魔山》Der Zauberberg,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社會現實的縮影,全篇故事偏灰的色調,倒是與當前閒遊悠哉的氣氛,形成強烈對比。

 

《魔山》故事簡介
保羅 ‧ 托馬斯 ‧ 曼 Paul Thomas Mann 執筆於 1912 年,發表於 1924 年。
故事的主人翁漢斯 ‧ 卡斯托普是一位年輕的德國大學畢業生,來到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達沃斯山莊一間名為伯格霍夫的肺結核療養院,探訪住在療養院的表兄弟約阿希姆,原來只打算逗留三週,沒想到當地的醫生診斷出他得了肺結核,要住在魔山裡治療,一住就是七年。

在療養期間,他碰過各式各樣的人物,有義大利自由派人文主義者登布里尼、憤世嫉俗的反動份子猶太人那夫塔、自由思想家卡度齊、嗜酒如命的荷蘭富商明希爾 ‧ 皮佩爾科爾恩、不拘小節的俄國女人肖夏太太……他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病人們口袋裡裝著X光照片,靜靜地等待死神的來臨。

漢斯 ‧ 卡斯托普就是生活在這群人中間唯一清醒的人,每日同他們打交道,還參加了招魂會,見到了表哥的亡魂。卡斯拖普對嫵媚的肖夏太太產生好感,跪在她面前,向她傾吐自己的愛意,可是她不久就下山離他而去。肖夏女士再度回到療養院時,已跟富商皮佩爾科爾恩結為連理,卡斯拖普感到妒嫉。後來那夫塔在決鬥時被槍擊死亡,卡斯拖普感到孤單。

本書展現最精彩的一面,是這些歐洲最頂尖的知識份子,藉由他們超凡的智慧,描述當時歐洲社會各種思潮,包含人道主義者、無政府主張者及極端主義者的辯論,使我們了解當時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已經走向沒落的西方世界的精神寫照。七年之後,卡斯拖普病好了,下了魔山。在愛國精神的感召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Wikipedia﹞

 

A0038.jpg

                                                      湖畔教堂 

 

首日將盡
回頭再度坐上馬車,原路返回下車處,氣溫漸低,寒意引人哆嗦,於是拉攏了座位上的羊毛毯略蓋雙腳保暖。時近黃昏,該是時候前往當夜下榻的飯店了。王大哥於車上宣布即將抵達今日最後到訪的城市聖莫里茲 St. Moritz。巴士轉而取道山路,越往南行,景致驟然變化,白日所見的娟秀景致漸成壯闊山巒,海拔也隨行升高,山頂已見初雪蹤跡。
 

A0039.jpg

                                  前往聖莫里茲途中
 

A0040.jpg

                                 途經Flüelapass山隘
 

A0041.jpg

                                  往聖莫里茲途中一景

arrow
arrow

    薄 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